百余名理论工作者齐聚上外研讨中国理论创新,隆重纪念上海国际关系理论讨论会三十周年

发布者:蒋灏发布时间:2017-06-28浏览次数:440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2017年理事会暨纪念上海国际关系理论讨论会三十周年会议”24-25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百余位知名专家学者、理论工作者齐聚上海,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发展”为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本次会议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复旦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承办。30年前,时逢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风起云涌之际,以宦乡先生、汪道涵先生、陈启懋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理论工作者聚首上外,以少有的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和中国情怀,专门商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基本理论问题”(汪道涵语),开启了新时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的光辉历程。30年后,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波澜壮阔、民族复兴指日可待,老中青理论工作者再次相聚上外,回首三十年来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建设历程,满怀信心展望未来。30年来,中国学者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领域走出了一条博学广纳、借鉴批判、融会贯通、理论创新的发展道路,与会者一致认为,这是政治学特别是国际政治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史上的一件盛事,必将对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召开此次纪念会议和研讨盛会,将有助于学者凝聚力量,积极参与当代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伟大实践,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建设。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方明,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姜锋,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研究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栾建章,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教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解超,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金雷,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冯庆华、校长助理张静,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百余名学科负责人、学术负责人、专家学者前来参加,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多年来罕见的一次综合性、代表性、历史感和现实指向都很强的国际关系理论界盛会。

姜锋作了“全球知识体系重建与全球治理发展”的演讲,指出,中国正以积极有为的姿态在全球治理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作为“国家队”的一员,上外要抓住这一契机,在“建设国别区域研究和全球知识领域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办学目标的指引下,扎扎实实开展区域国别研究,稳步推进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人才培养,为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做出应有的、不负于历史的贡献。

李岩松作了“加快政治学与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融合发展,建设国别区域和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演讲。他指出,政治学为学校的多学科发展和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政治学与外国语言文学相互支持,融合发展,形成了上外政治学鲜明的国别区域、文化软实力、全球治理和国际政治社会学等研究特色。国别区域研究需要多学科的进一步融合,需要多语种的进一步协同,需要形成更大的合力。

  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中致辞发言的其他专家学者也做出了精彩纷呈。秦亚青提出通过一流智库建设推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韩方明提出当今国际关系中公共外交的重要性,强调非官方力量在公共外交的主导作用。栾建章认为在新形势下需进一步加强党的对外工作的理论研究。金雷阐述了关于如何增强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外事工作的本领的认识。杨洁勉提出了上海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创新方面的五个方面的优势,以及学术研究、理论创新应当注意的三个方面的问题。陈志敏则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理论创新的有利因素。朱威烈作为1987年会议亲历人,总结了1987年会议的传统与精神,提出当前要加强理论创新引领。

在主旨发言环节,胡礼忠作为主持人对上海国际关系理论现状以及上外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了简介和回顾。杨洁勉、刘德斌、郭树勇分别做以“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创新研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公共外交”、“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中的中国意识成长及中国学派的前途”等为题目的主旨演讲。

会议分设了六个分论坛,第一个分论坛,题为“源起与壮大: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成长”,由1987年会议出席者、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伍贻康主持,知名理论工作者李少军、苏长和、宿景详、李巍等作了深入的交流;第二个分论坛,题为“交流与碰撞:西学东渐与中西理论的交流互鉴”,由1987年会议出席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俞正梁主持,知名理论工作者倪世雄、冯绍雷、石斌等作了深入的交流;第三个分论坛,题为“自觉与自主:中国理论与中国意识的成长与展开”,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陈岳主持,知名理论工作者王健、袁正清、尹继武等作了热烈的讨论;第四个分论坛,题为“自信与引领:习近平同志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研究”,由杨洁勉亲自主持,知名理论工作者黄仁伟、孙吉胜、刘鸣、肖欢容等作了热烈的讨论;第五个分论坛,题为“倡行与践行: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的战略与战术问题”,由中国政法大学蔡拓教授主持,知识理论工作者丁纯、陈志瑞、朱志华、余丽、刘中民等进行了热烈和深入的交流。第六个分论坛,题为“融通与再造:未来三十年中国理论创新发展”,被誉为“未来论坛”。

625日,“未来论坛”在上外会议中心举行。论坛的主要议程是,一是举办“学术大数据视域下的国际关系研究与发展”专题讲座(陈志瑞主持,张义川发表演讲);二是举办全体会议,在方晓的主持下,解超作了“新时期社会科学研究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演讲,李明灿作了“如何增强理论研究的中国意识”的主旨演讲,夏莉萍作了回应与点评;三是举办五个议题的专题讨论,分别讨论了“中国学派的机遇与挑战”、“国际大势与格局走向”、“一带一路的理论意义”、“全球治理引领的理论问题”、“文明对话与中国理论取向”,知识理论工作者方长平、高奇琦、刘宏松等,胡键、彭萍萍、章前明、程亚文、张骥等,叶青、陈晓红、王有勇、杨成等,张建新、刘贞晔、刘蔚然、张历历、朱陆民、孙德刚等,武心波、郭学堂、王联合等,五组代表分别围绕上述五个专题,各抒己见、精彩纷呈。

会议向各位与会理论工作者发放了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和上海国际关系学会选编、上外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校印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文献选编》(1987-2017),《文献选编》收录了30年里30篇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会议举行了中国国际关系学会首度举行的中国国际关系研究2016年度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会议自始至终洋溢着热气腾腾的学术交流氛围,复旦大学、上外、华师大、交大的不少研究生幕名而至,老中青理论工作者济济一堂,出现了多对导师与学生久别重逢、同堂论道的感人场面。(科研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媒体报道:

1、人民网—上海频道:中国国际关系学会2017年理事会在沪举办http://sh.people.com.cn/GB/n2/2017/0627/c176739-30387533.html

2、解放日报—上海观察:30年过去,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实现三大创新四大突破http://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57493

3、文汇报:探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与发展 http://whb.news365.com.cn/gj/201706/t20170626_2799690.html

4、中国新闻网:百余知名专家学者在沪研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06-24/82602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