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5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在上外虹口校区图书馆606会议室举行了2011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由研究院总支书记武心波教授主持。
武心波书记首先代表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向2011级国关院全体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向大家介绍了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的概况,回顾了院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并殷切希望新生力量的加入可以延续历史,更创佳绩。
戴启秀副院长介绍了硕士点及教师的主要情况。谈到硕士点的由小变大,从弱变强,她特别感谢多年来所有教师及学生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之后她逐个介绍了与会教师及其研究方向,希望新生们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与教师们多进行交流。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负责人、中东所所长朱威烈教授诚恳建议所有新生,无论原专业背景,既然选择了读研究生,进入专业学习就应走学者型道路。郑重希望大家在学术研究中,不要做“没有主见的粉丝”,要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见地,为人为学当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他还鼓励大家开卷有益,多读一些理论、文化和历史类的书籍。
汪宁教授对博士点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谈到国关博士点发展迅速,专业涵盖面广泛。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发展平台,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国际关系专业2011级的博士生居新平代表新生发言。五年前他从国关院硕士毕业,如今重返校园。他十分感激国关院老师不仅培养了他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教会了他做人的道理和社会责任感。他和全体新生共勉要学会做人,学会战斗,学会坚持。在研究生阶段要耐得寂寞、抵住孤独,静下来沉得住,通过艰辛和汗水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
2008级硕士生吉小雨代表老生发言,他感谢学院为大家提供的非常丰富的学术平台。也感激国关院老师们的辅导和帮助,在领大家走进“学术殿堂”的同时,也为同学的事业前途送上“心灵鸡汤”。
青年教师代表汤蓓博士希望大家将学术作为“志业”,以满腔热情让自己之相连,并处理好与老师、与同学、和与自己这三对关系。从导师身上传承治学态度、而非学术观点的复制;同学之间不要畏惧竞争;研究领域选择时应当考虑个人兴趣与能力的结合。
最后学科、学位点负责人胡礼忠教授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希望大家做学问、写文章,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头”,不能急功近利。他通过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身边的故事,道出了做学问的艰辛和成就事业需要的执着精神,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触动。
在掌声中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完满结束。
(徐文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