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化春雨日,毕业正是立业时——记上外国关院2013届毕业生欢送会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3-04-01浏览次数:738

 

 

 

 

 

328上午十点半,伴随着窗外蓬勃而入的春意,上海外国语大学国关院604会议室内师生们济济一堂,共同隆重举行国关院2013届毕业生欢送会。大会由国关院常务副院长武心波教授主持,院长黄仁伟教授、中东所朱威烈教授以及国关院诸位老师出席了本次会议。

武心波教授首先致辞,他肯定了2013届毕业生团结活泼、具有创新性的特点,表达了对这届毕业生的殷切希望。接着,大家共同观摩欢送会的大菜——由龙菲、刘佳程、赵寰宇三位同学精心制作的毕业季微电影。该片前半部分为八班同学两年半研究生生活回顾和同学个人访谈,镜头前的同学们个个妙语连珠,就“研究生生涯最美好的瞬间”、“对他/她的寄语”、“对老师说的话”、“十年后的心愿”等话题畅所欲言,对此,会场气氛热烈,时而爆发出忍俊不禁的笑声,时而闪烁出感动的泪花。该片后半部分为国关院老师访谈,武心波、汪宁、朱杰进、刘宏松等几位老师从对八班的印象谈起,并就学术钻研、人生抱负、职业理想等各方面向2013届毕业生们送出深情嘱托和良好祝愿。

短短30分钟的微电影,高度浓缩了2013届毕业生们在国关院两年半时光中的所思所悟,满满承载着老师们对同学们的心语心愿,充分诠释了八班对母校的眷恋、对恩师的感激、对未来的憧憬。影片结束后,场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在座老师们观后深为感慨,朱威烈教授率先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八班是一个团结、向上、正气,真诚相处且充满朝气的优秀集体,片中体现的责任、诚信、友善等精神无不呼应着当前的核心价值观。面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被誉为国关院“定海神针”的朱威烈教授以丰富的人生阅历送上了自己的嘱托:“不知大家今后会走什么样的路,但既然经历了研究生阶段,就要学会读书和思考,成为学者型的公务员、企业家或教师。”

“今天大家谈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梦想,有梦想的人要勇敢去追寻,如果梦想还不成熟要赶紧构建起来,因为中国梦建立在千千万万的个体梦想之上,”朱教授说:“我对诸位的祝愿简单来讲就是六个字:健康、平安、顺利,虽然未来难免有坎坷和两难选择,但只要我们学会理性思考和分析主客观条件,就能创造条件、克服困难让梦想成真!”

接过朱教授的话头,黄仁伟院长也即席发言:“同学们来的时候是不同的专业,走的时候又会走向不同的职业,人生总有聚散,但上外国关院的经历是大家人生中一个共同的浓墨重彩的标点符号。”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同学们,黄院长细细叮嘱道:“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越是接近梦想,问题越是复杂,越是可能集中爆发出来,你们这一代年轻人要在将来的十几年到二十年间经得起考验。”

“不管你们将来是一帆风顺还是遭受挫折,都要将其看做一笔人生资本,因为挫折能让你体验生活的另外一面,”黄院长侃侃而谈道:“心胸坦然而平衡地面对生活,任何困难都能跨过去!”

朱教授、黄院长时而风趣诙谐、时而语重心长的讲话如同春风化雨,让大家即将各奔东西的愁绪烟消云散,更坚定了大家将毕业当做立业之起点,在广阔天地里踏实苦干的决心,欢送会的气氛也因此而推向高潮。黄院长激情洋溢的发言结束后,钱皓教授也表达了对影片的高度赞赏,并对八班反哺母校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不知不觉间,正午的阳光悄悄地布满了会议室,欢送会也在如潮掌声和互道珍重中结束。此时此刻,窗外春意正浓,室内情意方盛。沪上三月春意虽浓,但和八班同学难舍难分的情意相比,尚显稍逊一筹。

八班,一辆满载青春和理想的列车,正向着心中的春天全速前进!

(文/ 张天竞、龙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