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质量月”专题活动:国关学院举行2022级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师生见面暨论文写作指导

发布者:蒋灏发布时间:2025-10-23浏览次数:10

为落实学校教务处“本科教学质量月”部署,推进毕业论文全过程质量提升与优良学风建设,2025年10月21日上午,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在松江校区第四教学楼阶梯教室召开2022级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师生见面会,并举办论文写作辅导讲座。程亚文院长、多位指导教师代表及全体2022级本科生出席活动,本科教学副院长张磊教授主持。

张磊教授首先对2022级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做系统介绍,围绕导师-学生双向互选原则、论文工作的要求、关键时间节点等进行说明,帮助毕业班同学把握任务安排与推进路径。随后,本科教学秘书陈文绮老师介绍了各位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与所带专业,便于同学们结合兴趣与学术基础进行导师选择。

在指导教师代表发言环节,李阳老师以“五个出发点”为同学们厘清选题思路:一是聚焦个人真正感兴趣的议题,二是立足自身能力所长,三是关注具有社会关切度的领域,四是从日常学习中的好奇与困惑出发凝练问题,五是积极、充分地与导师沟通确定具体研究问题。

杜志远老师重点强调规范写作与格式要求,特别就脚注与参考文献的规范处理进行提示。他建议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要避免三个“不”:不主动、不拒绝、不着急;并以“信、达、雅”的写作标准提出期望:“信”在于可靠权威的数据与严谨格式,“达”体现在逻辑清晰的论证表达,而“雅”则是在此基础上实现理论与现实、定性与定量、前沿与历史的有机融通。

邵景楷老师从论文结构与格式规范入手,详细介绍高质量文献检索与数据资源获取的方法,强调规范引用的重要性与研究伦理底线。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他提醒同学们保持信息辨识能力,确保论文的学术诚信与原创性,这与“本科教学质量月”关于学术规范与诚信教育的学风建设的主旨高度契合。

在随后的论文写作专题辅导讲座中,张艺闻老师围绕“研究兴趣—研究问题—研究框架”的闭环训练,讲解选题原则与问题意识的形成路径,并分享论文修改的“三个层次”:逻辑结构、语言与衔接、格式与细节。她建议同学们与导师沟通前提前列出问题清单、将想法“落笔为稿”,在草稿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指导;根据反馈形成修改计划并及时交流确认,持续迭代完善。形成沉潜研读、严谨治学、文明交流的学风氛围。

在总结环节,国关学院院长程亚文教授结合自身科研写作经历,勉励同学们将毕业论文视为学术训练与自我成长的重要阶段:论文不仅是毕业环节的关键任务,更是思考自我与时代关系、锤炼学术思维与问题意识的过程。院长鼓励同学们要增强主动性与责任感,高度重视毕业论文工作,克服研究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扎实推进,勇攀高峰。

一直以来,国关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论文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与学风建设。学院将以“本科教学质量月”活动为契机,结合“质新驱动,学教双优”的主题,积极响应“本科教学质量月”中的学风宣传教育活动,促进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自觉、自省、自查和自律的学风建设。学院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将进一步完善“选题培育—方法训练—学术规范—过程督导—质量评价”的闭环机制,强化过程性督导与精细化服务,落实“质量为先、问题驱动、能力为本”的育人理念,助力同学们以高质量论文写就大学阶段的学术素养与专业能力,圆满完成2026届毕业论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