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玲处长来我院指导工作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12-20浏览次数:124

2012年511,校对外合作交流处和我院进行了对外工作交流座谈。参加座谈的有,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张红玲教授、处长助理王征、蒋昕宇老师、我院常务副院长武心波教授、副院长韦宗友副教授、俄罗斯基地主任汪宁教授、欧盟基地执行主任戴启秀教授、校加拿大基地主任钱皓教授、院长助理刘宏松副教授、外事秘书徐文姣老师等。

张处长首先表示对外合作交流处是学校的服务机构,一定会做好服务工作,给予支持,会主动与各二级院系一起拓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共建国际交流的平台。她鼓励院系的教师和学生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我院分管对外合作交流工作的韦宗友副院长首先介绍了我院科研与教学情况。科研的四个主要方向:区域国别、全球治理、中国海外利益、伦理与国际事务。专职科研人员都具有较好的留学国外的个人经历,对外交流意愿都比较强;在教学方面,现有三个博士点,三个硕士点,在读硕博生近一百四十余名。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我院教师个人的对外交流素质较高,但在主动地走出去和请进来方面,作为院系一级的部门与兄弟院系相比还存在较大距离;而在硕博生的合作办学方面存在的差距就更大,是我院的一大薄弱环节,大家深感我院的教学国际化水平亟待提高。为此,希望校对外交流处领导在有关的政策规定,操作程序,合作办学要求,以及项目申报和有关注意事项等方面能给予具体指导。

张红玲处长表示,欢迎我院能经常和对外交流合作处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利用两个平台的信息优势来推进我院的合作办学工作。她鼓励我院要大胆开拓合作办学和对外交流机会,特别是运用我院教授具有广泛的海外学术人脉的优势为研究生打开更多的国际交流渠道。如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国际会议,撰写国际会议论文等。在具体合作方面,她建议我院可以先在一些小的项目上,如国外暑期项目上和国外院校进行试点合作,如果合作良好,可以进一步推进互换学生等项目。另外,在对外交流中要做好自我宣传工作,要充分凸显研究院的亮点、特色,以吸引合作方的注意和兴趣,也便于更好地开展合作和交流。

在科研人员的交流方面,张处长建议要探索一个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如邀请国外学者来我院做研究或从事教学时,除了合作从事项目研究外,还要集中为学生开设一到二门的学分课程,使合作成效最大化。她表示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一定会尽全力支持我院的这项工作。

最后,常务副院长武心波教授代表我院感谢张红玲处长亲临指导,详细讲解,积极建言,帮助我们了解学校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的相关政策规定和具体操作方式,对我院如何开展这一工作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是一次生动的现场办公和指导。

(徐文姣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