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中国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探讨中国的全球战略已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在上外特聘兼职教授、上海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杨洁勉院长的倡导下,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全球战略”学术研讨会于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专家包括
首先,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杨力教授致辞。他指出,随着中国和平发展实践的逐步成熟,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主体性与理论自觉日益增强。因而,这一研讨会的召开可以说恰逢其时。上海外国语大学正处在建设高水平、多科性、国际化的外国语大学的关键时期,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政治学、国际关系等复合型学科建设上取得更大的突破性进展。因而,我校希望与其他高校、研究机构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联系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共建服务于国家以及上海市发展建设规划的智力网络。最后,他代表学校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杨洁勉院长致辞并做了主题发言,指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建设正向系统化和整体化发展,但仍面临起步晚、基础薄、缺少系统梳理与整合、缺少相关教育的普及等不足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杨院长提出了未来20年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建设的三大重点:第一、建立与国家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外交理论;第二、增加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国际主流外交理论的交汇点;第三、重视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实用性等等。
然后会议进入正式研讨。
吴寄南教授主持了第二单元“国际战略”的研讨。同济大学的仇华飞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国际战略演变中的国家利益考量》的发言;我校国关院的钱皓教授做了题为《全球战略与思想库》的发言;华东师范大学刘军教授做了《是“全球战略”还是“欧亚战略”――反思中国大战略的研究》的发言;上海国际关系研究院的牛海彬博士做了题为《未来十年世界政治、安全趋势及我国的全球战略刍议》的发言。
历时四个小时的研讨热烈而精彩,与会学者的多元学术研究背景使本次研讨会的新观点与新思路不断涌现,可谓是上海国际关系学界思想上的一次碰撞和交流。
本校的部分科研人员和硕、博研究生等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国关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李璐璐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