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世界”上海论坛汇聚20余位学者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愿景、挑战、选择”

发布者:蒋灏发布时间:2018-05-21浏览次数:421

        515日,第三届“读懂世界”上海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主办。与会学者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愿景、挑战、选择”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市委党校以及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二十多位学者出席并参与了讨论。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郭树勇教授主持。开幕式上,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李琪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潮流兴起,全球治理面临失灵。他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应当提出涵盖安全、发展、合作等各方面的新时代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张峰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上外在政治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向各位与会的学者表示感谢。他指出,在新时代,我们既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也要致力于了解世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贡献知识。

论坛上半场由上海市改革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秘书长罗峰教授主持,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上海市社科规划办主任李安方教授先后发言。

黄仁伟在发言中表示,当今世界体系中存在“美国路线”和“中国路线”。“美国路线”的特征在于走向封闭、放弃责任、制造敌人,“中国路线”则倡导开放、发展、多元。他预测,尽管国际体系中的两种路线之争是长期的,前景是复杂的,但中国路线值得期待。

张维为发言的题目为“中国道路视角下的全球治理”。他认为,数十年来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中国道路完全可以胜出。他表示,中国道路中的民生导向、发展主义、协商民主等元素,为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智慧,而当今的中国已经具备了向世界推行自己智慧的能力。

李安方分享了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思考。他指出,中国式的全球化需要重新思考如何看待中国对外开放,如何进行中国式全球化的理论构建以及利益分配等等问题。他认为当下是我国树立在全球治理领域话语权的关键时期,学界也应当对此多加关注,奉献力量。

下半场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郭树勇教授、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任晓教授进行了发言。

郭树勇在以“全球治理的新发展与中国的作用”为题的发言中指出,全球治理正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新一轮变革中,中国如何发挥作用是一大关键问题。他分析了中国参与和引领新时期全球治理的特点,并认为未来的全球治理体系将建立在合作共治的共同价值上。

任晓在发言中回溯了东南亚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以及建立“东亚共同体”的努力与曲折。他认为,共同体的建立涉及复杂的国际博弈,需要各方面的高度联系和认同,绝非易事。他指出,在新的时期,我们更要保持冷静,关注世界真实的看法,做出真正有价值的研究。

自由讨论环节,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俞新天教授指出,中国崛起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反弹,我们要正确地评估西方国家以及我国自身的能力和意愿,特别是我国处理国际事务的经验以及软实力,理性决策。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朱威烈教授认为,我们在对外宣传和对外交往实践中,要采取恰当的策略,注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强调合作而非对立。各位学者还就特朗普政府、东亚共同体等问题进行了问答和交流。最后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曾峻致闭幕谢辞,论坛在各位代表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