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院(SIDA)2008年暑期科研、学术动态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12-20浏览次数:19

 

 

 

一、             国际关系学科点获三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

日前,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揭晓,我校共有四项科研成果获奖,是我校有史以来单次获得该奖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国际关系学科点的教授们获得三项。分别是:朱威烈教授的《理解与尊重:关于构建我国中东研究话语体系的思考》荣获论文类二等奖,赵伟明教授的《中东与美国系列丛书》荣获著作类三等奖,苏长和教授的《国内-国际相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与国际体系关系》荣获论文类三等奖。

 

二、             “当代中国海外利益的实现与保护”课题获校级重大科研项目立项

经招标答辩、校内外专家评审和校领导审批,我院苏长和教授、汪段泳博士主持的“当代中国海外利益的实现与保护”课题作为我校2008年度的校级重大科研项目获得正式立项。该课题初期规划由9个子课题组成,科研团队采用“跨院系联合、校外择优、学生培养”的联合科研攻关研究模式,以院属“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为学术共同体平台,通过构建“研究网络”的模式展开协作研究。

 

三、             刘宏松博士申报的“2008年度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获准立项

我院刘宏松博士申报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的形式选择机理及其有效性研究”项目,日前被批准立项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青年课题。本次我校共有三位青年教师申报的课题获得立项,是我校历年来获得该类项目数量最多的一次。

 

四、             多本学术专著出版

国际关系学科点近期有三位老师的学术新著正式出版。分别是:戴启秀副教授的《德国模式解读――建构对社会和生态负责任的经济秩序》,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王联合副教授的《美国新保守主义:思想沿革与外交影响》,该著作入选由龙永图先生担任编委会主任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丛书”,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陈敏华副教授的《问题、关系与行为:社会学视野中的世界变迁》,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并得到上海市重点学科(国际关系)的出版资助。

 

五、             宗友副教授入选“中美富布赖特项目”赴美访学

经层层选拔,我院韦宗友副教授入选“2008-2009年度中美富布赖特项目研究学者子项目”,于八月底赴美开始为期十个月的访学、研究工作。本年度全国有40名研究学者获得该项目奖学金,国际关系专业仅有韦宗友一人入选。韦宗友副教授访学机构为乔治敦大学政府系,将在知名学者Charles A Kupchan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

 

六、             朱杰进博士、徐婷博士生将赴多伦多大学访学

我院中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朱杰进博士经学校推荐,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2008年度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将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八国集团研究中心(G8 Research Group)访学。

同时,我院2007级博士生徐婷被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录取并得到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将于20089月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一年,留学身份为联合培博士生,国内导师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胡礼忠教授,国外导师为多伦多大学八国集团研究中心主任John Kirton教授。

多伦多大学八国集团研究中心成立于1987年,长期致力于八国集团、全球治理研究,在该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较高的学术地位,并已成为全球最大、最权威的八国集团研究和教学基地,研究中心主任John Kirton教授被公认为G8研究方面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权威。我院与八国集团研究中心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关系,经共同努力已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并将在今后将合作继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