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7日上午,我院汪宁教授主讲了2008~2009SIDA学术沙龙系列之一:“俄罗斯当代社会及其民主模式”,沙龙在院会议室举行,由熊文驰博士主持,我院师生参加了本次沙龙。
汪宁教授多次赴俄罗斯访学,近期刚从俄罗斯友谊大学访学归来,对于俄罗斯的政治和社会认识深刻,感触良深。汪教授的报告从他对俄罗斯社会的四点感受开始:第一,俄罗斯现代化进程大大加速。第二,莫斯科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第三,俄罗斯人民对中国、中国文化的热情越来越高,关注细致、研究深入。第四,老百姓参政的意识比以前强烈。
汪教授接下来重点谈了其对俄罗斯民主模式的认识,他同时将俄罗斯最近的大选和美国刚结束的大选进行了比较,主要论点如下:第一,同美国不同,俄罗斯的大选没有大规模的造势、候选人的辩论等等外在形式,是一场“静悄悄的战争”。第二,俄罗斯的选举中有前任制定下任的传统,这从沙皇时期已经开始。第三,接班人谜底最后时刻才揭开,并以大面积选票大获全胜。第四,俄罗斯社会已经习惯了其民主方式,俄选举实现了平稳的过渡,可能在以后都采用这种方式,形式上吸取了西方的东西,骨子里则是俄传统的政治文化在起着主导作用。
汪教授随后结合俄国的政治社会史,对比美国的民主模式,介绍了俄罗斯对于其独特的民主模式的坚持。俄认为,存在比美国文明悠久的多的文明,选举只是一种形式,根本不是民主本身;俄如果需要民主的话,其需要的是一种主权民主;从中世纪起,从罗曼诺夫王朝开始,俄就存在某种“人民代表大会制”,接班人制度一直延续到苏联解体,在经历了叶利钦不成功的民主实践后,现在俄罗斯的政治实践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回归。
汪教授接下来结合普京总统采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分析了俄罗斯独特的民主模式;他还结合现实,分析了梅德韦杰夫出任总统后与普京总统的复杂关系,并展望了俄罗斯未来的政治民主发展趋势。汪教授以一系列深刻的问题作为总结,诸如俄美民主模式的比较,究竟什么是民主,民主的标准是什么,民主与非民主的界限等等。
汪教授发言后,沙龙进入自由讨论阶段,我院师生各抒己见,对俄罗斯民主及其他问题、民主问题本身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增进了对问题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文:史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