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六点半,俄罗斯研究中心与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报告会在国关院604会议室举行。来访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国际关系系高级讲师、世界政治教研室主任科瓦廖夫斯卡娅・娜塔利亚(Natalia V. Kovalevskaya)博士在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604会议室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古俄罗斯:历史神话、感知与象征”的讲座。
科瓦廖夫斯卡娅博士从诺曼人(瓦良格人)建立俄罗斯国家学说的诺曼理论和以及反诺曼理论两个方面阐述了斯拉夫文明的起源,介绍了与俄罗斯文明起源密切相关的俄罗斯国内考古新发现――“Arkaim”遗址。她认为,俄罗斯文明的起源可能有多种源头,“Arkaim”遗址完全有可能是斯拉夫文明发源地之一,其他俄罗斯文明的源头则包括古希腊文明、伊特鲁里亚文明等西方发源地在内。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正是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俄罗斯国家到底属于欧洲还是亚洲一直是俄罗斯民众非常关心的问题,有些人认为俄罗斯是典型的西方国家,有些人则认为俄罗斯是欧亚国家,更有些人认为俄罗斯是东欧国家。科瓦廖夫斯卡娅博士认为,在普京总统的前两个任期中,俄罗斯采用的“双头鹰”外交政策即考虑到了欧洲,也兼顾到了亚洲。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愈增大,中俄两国之间的合作会越来越密切,交流的范围也将更加广阔。
在报告会上,科瓦廖夫斯卡娅博士还向在座的师生介绍了俄罗斯的传统文化,如俄罗斯非常著名的传统节日――谢肉节。“谢肉节”源于东正教。在东正教为期40天的大斋期里,人们禁止吃肉和娱乐。因而,在斋期开始前一周,人们纵情欢乐,家家户户抓紧吃荤,以此来弥补斋戒期苦行僧式生活造成的营养缺失。“谢肉节”因此而得名。 “谢肉节”又叫送冬节,中世纪的斯拉夫民族认为,当太阳神雅利拉战胜了严寒和黑夜的时候,就是春天来临的日子。对农民来说,这意味着春耕劳作即将开始。因此,每年2月底、3月初,古斯拉夫人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送冬仪式,并由此产生了送冬节。
我校部分教师和国际关系专业、俄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科瓦廖夫斯卡娅的讲座引起了师生们浓厚的兴趣,一个半小时的讲座结束后,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们仍感意犹未尽,纷纷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踊跃提问。科瓦廖夫斯卡娅博士对同学们的提问做了作详细解答,并和我校青年教师进行了学术沟通。娜塔莉亚博士的讲座,使出席报告会的同学对对斯拉夫文明的起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我校研究生所展现的学术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也受到了俄罗斯学者的称赞。
(国关院:周琰、韦进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