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经验 | 考研经验分享讲座回顾

发布者:蒋灏发布时间:2023-04-08浏览次数:47

朋辈经验 | 考研经验分享讲座回顾

47日(周五)830

职业发展部举办的

考研经验分享讲座4338如期举行

我们邀请到两位“上岸”的学姐:

张琬珺、孙柯昂

为大家分享经验,答疑解惑

让我们来看看吧~

宣讲人一:张琬珺

本科就读于上外的国际政治专业,现已被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录取。本次分享她主要从同学们的备考疑惑出发,为大家一一解惑。

#1

问答环节

Q1:请问学姐,在看书过程中,书的选择很多,容错率很小,有无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A: 我在备考时期一共看了30多本专业书。我会对这些书进行专题总结,如政党、国家、利益集团等专题。先大致梳理一遍,形成基础框架,再将书中其他内容加进去。另外,打好基础是需要多花点时间的,对于比较薄弱的学科,我会从基础书目入手,如《政治学通识》。

Q2:对于复旦的考试大纲中或真题中出现的名词以及涉及到的专著,有必要把相关原著都拿出来看吗?

A:复旦对专著考查的频率较高,但读专著对复习的效率来说较低。我个人认为只需要大致知道这本书的内容,在考试前,把整理的专著过一遍,在考场上能写出300字左右的论述就可以了。还可以通过论文了解原著,但是如果遇到太偏的题目,那也真的没办法。

Q3:学姐是如何安排备考时间的?

A: 我是从三月份开始看书,提前进入复习状态;四月份到六月份正式复习,每天看56小时;七到八月份看复旦833国际关系理论;八月份和九月份整理读书笔记;十月份背书;十一月份查漏补缺,根据笔记确定自己的复习方式,最开始要明确笔记做的什么样:下次一看见就可以拿来背;相关概念,部分重点根据自己的重点安排笔记整理(明确自己的笔记类型——总结性的、有条理的或随性的)。个人建议要多看书,早点开始背书。

Q4:想考社会学,但没有推荐的专业书目,自己准备了30多本书,感觉看不完,也看不到重点,想询问下学姐的建议。

A:复旦也没有提供书目,以真题为导向,先看基础脉络。真正开始做真题的时候,能理出自己的心得。

Q5:复旦看重实践经历、本科院校等方面吗?

A: 学校大多会对有较多科研经历、实践经验的学生更关注,这是很普遍且正常的现象。但另一方面,学校也很看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人性格,并不是要问什么问题把你难倒。择校时可以看了解该校复试和初试的占比(例如交大初试是500+复试是200;复旦是各占一半)。

Q6:如何衔接本科与考研?

A: 建议从大一大二就开始读专著;在选择方向上,对于国关专业的学生,将来选择政治学、新闻传媒、政治类心理学等方向都是可以的,但需要提前对选择的专业了解。

宣讲人二:孙柯昂

本科就读于上外的塞尔维亚语专业,现已被上外外交学录取。本次分享会上,她主要分享了自己的备考经验,并回答了大家的疑问。

#2

分享环节

备考经验:

1.公共课备考

(认准一个老师即可)

政治:腿姐(陆寓丰)/肖秀荣/徐涛

英语:唐迟(阅读)、石雷鹏/周思成(作文)

建议:利用碎片化时间和学习资源;注重政治术语学习;英语需要多模拟

2.专业课备考

-国际关系史

推荐书籍:《国际关系史》第一版(刘德斌);《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第二版

建议:打好基础是关键;寻找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学会推导国际关系理论

推荐书籍:《权力、制度、文化》第二版(秦亚青);《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一版

建议:慎用、善用工具书(如红宝书,紫宝书);思路重要,事例重要;注重模拟

-政治学基础

推荐书籍:《政治学导论》第五版(杨光斌);《比较政治制度》

建议:嘴勤快、手不懒;主动输出,查漏补缺

3.调整心态

·健康身心(适当运动;该吃吃该喝喝;寻找情感的宣泄口;拒绝盲目比较自己与他人)

·正确认识考研(明白自己考研的原因)

·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好碎片化时间;错题莫忽略;定时回顾反思;纸质资料代替电子资料)

不同类型考试的侧重点:

-初试:

·名词解释:5~7分钟,行数5+;背景/定义/内容/影响(评价)/困难

·简答题:15~20分钟,有名词要解释,原因背景影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论述题:40分钟+,思路清晰,理论+实践

-复试:

·常规笔试

·面试:专业和日常英语要多加训练

·专业问答:自信、有逻辑、懂礼貌;初试的知识基础、时政积累、论文思路内化

KEEP MOVING

#3

问答环节

Q1:如何克服跨考的障碍?

A:寻找自己本科专业与考研方向的联系,如果跨考的专业与自己本科专业相关度很小,一定要是对该专业十分热爱或有把握。

Q2:毕业论文时间是否与考研冲突?

A:我是大三确定自己要考上外的国际关系,所以将自己的毕业论文定为该方向。所以我建议一定要提前准备自己的研究方向

院党委书记张绍铎老师也聆听了本次讲座,在讲座最后,他提醒同学们要依次思考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是否要把考研放在第一位置?”“如何准备考研?”,才能在选择考研的路上积极前进,不留遗憾,系统、全面地综合个人对学术的爱好。

本次考研经验分享讲座圆满结束

感谢两位学姐的分享

以及大家的积极参与

职业发展部也将继续推出系列讲座

敬请期待!